時值年中,流動性是不可回避的話題。 流動性波動的歷史規律加上銀行超儲偏低與監管趨嚴的現實,致使市場一度對6月份流動性預期頗為謹慎。 然而,5月短期資金的寬鬆程度超預期,顯示現階段仍有積極因素。 分析人士指出,6月面臨美聯儲政策可能調整、國內銀行半年度考核、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調整等不確定性因素,流動性難免出現波動和緊張,但考慮到機构提前應對和央行適時維穩,流動性出現持續异常緊張將是小概率事件。
“出不掉”與“融不到”
“之前求著借隔夜,如今求著出隔夜。”資金交易員的這番話道出了5月前後的資金面反差。
市場原本對5月流動性狀況不大樂觀,因為5月既面臨大量MLF到期,還存在企業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擾動。 但事實上,除了月初的一兩個交易日外,5月市場資金面總體較寬鬆,尤其是下半月的短期流動性持續充裕,局部呈現供大於求。
5月短期資金利率明顯下行。 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為例,隔夜回購(R001)加權平均利率從4月底的3.11%一路下行2.54%; 7天回購(R007)加權平均利率在4月底曾漲4.36%,現時已跌2.98%。
與去年同期相比,當前市場資金面雖然談不上有多松,但在緊平衡成為常態的背景下,短期流動性寬鬆帶來的實際感受非常强烈。 上述交易員說:“之前資金面每到下旬必收緊,但5月今仍風平浪靜,並且近變得更加寬鬆,這是之前根本想不到的情景。”
不過,在短期資金利率下行的同時,長期限資金利率保持高位運行。
長、短期限貨幣市場利率的背離致使貨幣市場利率期限利差大幅擴大,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長期資金融資難度相對上升,市場對中長期流動性預期依舊謹慎。 “近期跨季的及更長期限的資金融出依然。”交易員表示。
一邊是短期資金“出不掉”,一邊是中長期資金“融不到”,5月市場資金面呈現鬆緊並存的複雜局面。
多因素擾動
進入6月份後,短期資金面充裕的局面能否持續,中長期資金面緊張的預期是否變成現實,都是市場關心的問題。
市場對年中時點流動性不乏擔憂。 從歷史規律看,季末時點由於央行MPA及銀監會各種監管名額考核,資金面往往有所收緊,年中時點更是容易出現大幅波動。 同時,年中銀行超額備付金往往較年初明顯減少。 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披露,截3月末,金融機構超儲率降1.3%,是有此項統計資料以來的次低值。 儘管5月以來,超儲率可能有所回升,但仍可